学校召开2020年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暨 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5月19日下午,学校召开2020年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暨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会议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心同向全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研讨会由校长程淮中主持。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正职,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委员、党支部书记,各党委工作部门及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人员,全体辅导员在图书多功能报告厅主会场参加会议。各二级学院(部)全体专兼职教师在二级学院(部)会议室分会场参加会议。

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教授应邀在研讨会上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作《做好课程思政 落实立德树人》的专题报告。顾晓英教授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如何抓好关键课程与关键环节?”“关于做好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她指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新思想下的新要求。结合当前时政,顾晓英讲解了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党中央和教育部对课程思政的高度重视。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上海大学人才培养目标,顾晓英教授介绍了上海大学在思政课以及课程思政等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早在2007年上海大学就首创思政课教学组织方式“项链模式”,围绕课程主干内容,以思政课专职教师为主,按照课程内容选配兼职专家释疑解惑,专兼职结合,校内外联动。2014年,她和团队教授们联袂推出“大国方略”“创新中国”“创业人生”“时代音画”“经国济民”等课程,在全国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受到数百家主流媒体报道。顾晓英教授还分享了上海大学从课程思政整体校到领航校的建设经验,包括“顶层设计”“教改举措”“理解内涵”“激活主体”“实施关键”“完善保障”“持续研究”“推广成果”等八个方面。她提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它需要老师们育人先育己,教育者先受教育。老师们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学科素养,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每一门课程每一位老师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将思政教育与各类学习结合,引导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

  


在研讨会主会场,会计学院院长李群以及三位“课程思政”优秀教师代表机械电子与工程学院秦媛媛、会计学院赵燕、基础教学部嵇梦丽先后分享了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中的所思所悟。


党委书记韩香云在讲话时指出,顾晓英教授的报告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三个概念:第一,立德树人是学校办学逻辑所在。第二,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课程是思政课程,关键环节课程思政以及学校第二、第三课堂中开展的课程思政融通,以此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第三,每位教师都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学校要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带动和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就如何全面提升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韩香云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韩香云指出,要把好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向,坚持科学引领;开拓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视野,厚植爱国情怀;落实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转化,践行创新理论。二是把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韩香云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程建设、实践育人体系;进一步落实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三是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三全育人的关键环节。韩香云强调,要推进交互融合课程思政模式,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开发,重构课程体系。

韩香云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大无畏的精神,精准谋划、乘势而上,全面提升新时代学校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校长程淮中在主持会议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加强学习,领会精神。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培育时代新人的合力作用。二是思想重视,及时传达。会后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此次会议精神,加强对本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部署,特别是“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要求,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确保每位老师认识到位、贯彻到位。三是强化执行,务求实效。各二级教学单位要结合实际,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落实学校“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新方法,扎实推进“三全育人”格局,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